【白内障已不是老年专属病】——北京市普祥眼科医院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,白内障已成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。据《2021-2022年度全球眼健康调研报告》《中国白内障认知与诊疗现状调研报告》,白内障是目前首位致盲眼病,60至89岁的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%。[1]需要注意的是,根据近年的流行病调查统计,一些刚过40岁的中年人在体检时发现晶状体已出现早期混浊,甚至有20多岁的年轻人被确诊患有白内障。
不少年轻人对此感到担忧。普瑞眼科提醒,白内障并非于老年人,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,年轻人也需要注意生活习惯,保持警惕。
白内障呈年轻化趋势?
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。晶状体作为人眼球中重要的光学部件,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,当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发生老化,其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时,会阻碍外界光线正常进入眼睛内部,从而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,可能导致失明。
老年人得白内障的机会比较多,常与生理性老化、老年性内分泌功能紊乱、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有关。这种情况是一种老化现象,就像长白头发,长皱纹一样。除此之外,一些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,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,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激素水平,从而加速白内障的发展。因此,相对而言,年龄较大的人患白内障的概率较高。
而正因一些年轻人误以为白内障是“老年病”,即便晶体查出“白点”,也仍未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白内障,认知偏差一度让其几近失明。
从致病原因出发预防白内障
然而,一些年轻人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后,尽管摆脱了视觉上“雾蒙蒙”感觉,却发现他们的视力无法达到正常水平。滕岩指出,如果手术中使用的人工晶状体是单焦点人工晶状体,那么患者可能会经历类似于老花的症状,即远处物体清晰,但近处物体模糊,术后需要使用老花镜进行调节。而如果选择更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,则可以改善这种症状。
40至50岁的中年人白内障患病率呈上升趋势,但20岁左右的年轻人患白内障还是相对较少,不必过度恐慌。日常生活中,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的照射,同时避免熬夜、过度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,保持劳逸结合。重要的是要定期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眼健康检查,及时发现问题,尽早干预。
【如需在线咨询挂号-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】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发布时间:2024-07-17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bjpxykyy18346/sciNews/60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