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你用中医的视角了解风湿——陕西国医堂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被风湿困扰,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僵硬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西医对风湿有着一套理论和治疗流程,那么中医又是如何看待风湿的呢?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。
中医对风湿的概念界定
中医所说的 “风湿” 与西医概念有所不同,它是一类疾病的统称,涵盖了多种以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屈伸不利等为主要症状的病症,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。在中医理论里,这些病症都与风、寒、湿等外邪侵袭人体有关。
外感邪气:风、寒、湿三种邪气是引发风湿的重要外因。风邪善行而数变,寒邪凝滞收引,湿邪黏滞重浊。当人体正气不足时,风、寒、湿邪就容易乘虚而入,侵袭关节、肌肉、经络等部位。比如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长时间居住或工作,身体就容易受到寒湿之邪的侵犯,导致关节疼痛、沉重。
正气不足:中医强调 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若人体正气虚弱,抵抗力下降,就无法抵御外邪的侵袭。过度劳累、久病不愈、年老体弱等都可能导致正气不足。像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,身体过度劳损,正气受损,就更容易患上风湿类疾病。
风湿是如何发作的?
风、寒、湿邪侵袭人体后,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络阻滞不通。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,经络则是气血运行的通道。当经络受阻,气血不能正常滋养关节和肌肉,就会出现疼痛、肿胀、麻木等症状。而且,湿邪还容易与其他邪气相互胶着,使病情缠绵难愈,反复发作。

针灸推拿: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,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,达到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止痛的目的。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按摩,缓解肌肉紧张,改善关节活动度,促进血液循环,减轻疼痛和肿胀。比如,针刺膝关节周围的足三里、阳陵泉等穴位,可以缓解膝关节的风湿疼痛。
中医外治:包括中药熏蒸、拔罐、艾灸等。中药熏蒸是利用中药蒸汽的温热和药力,渗透肌肤,直达病所,起到祛风除湿、散寒止痛的作用;拔罐能使罐内形成负压,吸附在皮肤上,促进局部气血运行,排出体内的寒湿之邪;艾灸则是借助艾草的纯阳之力,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,增强人体的阳气
免责声明: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,未用于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!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发布时间:2025-02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