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眼压” 指的是眼球内部房水对眼球壁的压力,正常范围一般在 10-21mmHg,就像给气球充气,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“气球” 状态。很多人没听过眼压,却可能因眼压过高埋下眼部健康隐患,了解其影响并做好防护,才能守护视力。
一、先搞懂:为什么会眼压过高?
眼压稳定依赖 “房水的生成与排出平衡”—— 房水不断生成,再通过特定通道排出,维持眼压正常。若排出通道堵塞(如小梁网功能异常)、房水生成过多,或眼内结构异常(如眼轴短、角膜厚),都会打破平衡,导致眼压升高。此外,长期低头看手机、情绪紧张、剧烈运动后,也可能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。
二、眼压过高的 3 大核心影响,别轻视
1. 损伤视神经,可能致不可逆视力下降
视神经是连接眼球与大脑的 “视觉通道”,负责传递视觉信号。长期眼压过高会像 “持续按压” 视神经,导致视神经纤维逐渐受损、萎缩,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随着损伤加重,会出现视野缩小(如看东西 “缺了一块”),后期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视力下降,严重时甚至失明。这种因眼压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,也是青光眼的主要诱因之一。
2. 引发眼部不适,影响日常生活
短期眼压升高(如用眼过度、情绪激动后),可能出现眼睛胀痛、眼眶酸痛,还可能伴随头痛(尤其前额或太阳穴部位)、恶心、视物模糊(看灯时周围出现 “彩虹样光晕”);若眼压突然急剧升高,会出现剧烈眼痛、头痛、呕吐,需立即就医,否则可能在短时间内损伤视力。
3. 加重眼部疾病风险
本身有高度近视、白内障、眼部炎症的人群,眼压过高会 “雪上加霜”:高度近视者眼轴较长,眼压高会进一步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;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可能堵塞房水排出通道,眼压高会加速白内障发展;眼部炎症(如葡萄膜炎)可能因眼压高加重炎症反应,形成 “炎症 - 眼压高” 的恶性循环。
三、日常 3 招:监测眼压 + 预防升高
1. 高危人群定期查眼压
以下人群建议每半年至 1 年查 1 次眼压:40 岁以上人群(眼压随年龄增长易波动)、有青光眼家族史者(遗传风险较高)、高度近视(近视度数>600 度)者、长期用激素类眼药水者(需遵医嘱监测)。常规眼科检查中的眼压测量(如非接触式眼压计),能快速了解眼压情况,早发现异常。
2. 避开易升高眼压的习惯
减少长时间低头:看手机、看书时,每 30 分钟抬头活动,避免低头姿势导致眼内房水排出受阻;
控制情绪与运动:避免频繁情绪激动、暴怒,剧烈运动(如举重、短跑)后及时休息,防止眼压暂时性骤升;
少喝含咖啡因饮品:咖啡、浓茶中的咖啡因可能影响房水代谢,建议每天饮用量不超过 1 杯(约 150-200 毫升,常见玻璃杯容量),避免空腹饮用。
3. 日常护眼辅助降眼压
适当做 “眼球运动”:闭眼后缓慢转动眼球(顺时针、逆时针各 5 圈),每天 2 次,促进眼内房水循环;
热敷与按摩:用 40℃左右温毛巾敷眼 10 分钟,之后用指腹轻轻按摩眼眶周围(避开眼球),帮助放松眼部肌肉,改善眼部血液循环;
充足睡眠: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,可能间接导致眼压波动,每天 7-8 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。
眼压过高的危害常 “悄无声息”,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等到出现不适时,可能已造成视神经损伤。别忽视眼压监测,尤其高危人群,做好日常预防,才能及时规避风险,守护清晰视力。若出现频繁眼胀、头痛、视物模糊,建议尽快到眼科就诊,明确原因并针对性干预。
免责声明: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,不做任何医疗诊断,就医优先,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! 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