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做为人精密的器官之一,却常常被我们 “透支使用”。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习惯,正在悄悄磨损着视力,从干涩发痒到视力下降,甚至诱发眼部疾病。想要眼睛明亮有神,先从戒掉这些伤眼习惯开始。
长时间 “紧盯” 电子屏幕:刷手机、看电脑时,眼睛会不自觉减少眨眼次数(正常每分钟眨眼 15-20 次,看屏幕时可能降至 5-6 次),泪液蒸发加快,容易引发眼干、眼涩。屏幕蓝光还会刺激视网膜,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视力模糊、近视加深,尤其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尚未成熟,更容易受影响。
关灯后 “摸黑” 看手机:睡前关灯刷手机是很多人的习惯,屏幕强光与黑暗环境形成强烈对比,会让瞳孔频繁收缩调节,加重眼疲劳。长期如此可能导致眼压升高,甚至影响黄斑区健康,出现看东西变形、视力下降等问题。
用手揉眼 “停不下来”:眼睛进沙或发痒时,很多人习惯性用手揉眼。但手指上的细菌、病毒可能趁机进入眼部,引发结膜炎、角膜炎;揉眼时的压力还可能损伤角膜上皮,导致眼睛红肿、疼痛,甚至影响视力。
隐形眼镜 “超时服役”:为了省事,有人把日抛戴成周抛、周抛戴成月抛,或戴着隐形眼镜睡觉、游泳。镜片长时间佩戴会滋生细菌,导致眼部感染,出现眼红、疼痛、分泌物增多,严重时可能引发角膜溃疡,影响视力。
阳光直射 “不设防”:夏天出门不戴太阳镜,或在雪地、水面等强光环境下不做防护,紫外线会直接损伤角膜和晶状体,长期积累可能增加白内障、翼状胬肉的发病风险,眼睛也会因强光刺激出现刺痛、流泪。
遵循 “20-20-20” 法则:每看屏幕 20 分钟,抬头看 20 英尺(约 6 米)外的物体,保持 20 秒,让睫状肌放松,缓解视疲劳。
保持“距离”:看手机时距离眼睛 30-50 厘米,电脑屏幕中心低于视线 10-15 度,避免低头或仰头视物,减少眼睛调节负担。
给眼睛 “保湿”:眼干时可使用人工泪液(选择无防腐剂的类型),避免用手揉眼;空调房里放一台加湿器,保持空气湿度,减少泪液蒸发。
隐形眼镜 “规范佩戴”:严格按照说明书更换镜片,每天佩戴不超过 8 小时,摘戴前洗手,护理液每天更换,出现眼红、刺痛立即停戴并就医。
出门 “做好防护”:阳光强烈时戴宽檐帽和防紫外线太阳镜,选择标注 “UV400” 的产品,能过滤大部分的紫外线;游泳时戴密封性好的泳镜,避免污水进入眼睛。
儿童和青少年每半年查一次视力,及时发现近视、散光等问题,避免视力快速下降。
成年人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,尤其是经常用电脑、戴隐形眼镜的人,重点排查干眼症、结膜炎等问题。
40 岁以上人群建议增加眼压、眼底检查,早期发现白内障、青光眼等中老年常见眼病。
眼睛的损伤往往是日积月累的,等出现明显不适时可能已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。从今天起,戒掉伤眼坏习惯,用科学的方式呵护 “心灵的窗户”,才能让视力长久保持清晰明亮。
免责声明: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,不做任何医疗诊断,就医优先,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