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公众号

下载app

降调、进周、夜针、养囊……这些试管助孕术语你都懂吗?

文章来源:沈阳九州家圆医院 发布时间:2024-01-08

相信很多姐妹都知道试管婴儿助孕整个流程包括:进周、促排、降调、取卵、移植等环节。这些流程非常重要,如果行将踏错,势必会影响试管的成功。

那么,这些环节都有什么意义?每个步骤需要做什么?有哪些注意事项?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
进周

从开始使用促排卵药物或者开始B超监测,就意味着已正式进入试管婴儿的周期治疗中,简称“进周”

降调

众所周知,在一个月经周期内通常只会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产生卵子,这个卵泡的生长会抑制其他卵泡的发育。但是对于试管婴儿来说,一颗卵子往往是不够的。

因此为了能够同步获得多个卵子,就要抑制优势卵泡的发育,让其他的卵泡也能有机会发育长大,这时候就可以通过“降调节”来进行处理。

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降调节治疗,医生会根据每位女性的身体状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。

促排

指通过促排卵药物的治疗,使一个周期内较多个卵泡同时生长、成熟,以便获得一定数量的卵子,一般取到8-15个卵子是比较合适的。

医生会根据女性的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和药物。在促排过程中,也会根据内分泌检测值及B超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类型,以期望达到好的促排效果。

B超监测

B超监测是促排卵过程中监测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的一个重要手段,可监测卵泡数目和卵泡大小、子宫内膜厚度、子宫形态等,并可及时发现卵巢囊肿及输卵管积水等异常情况,并针对性进行处理。因此,及时了解卵巢对促排卵治疗的反应,对指导后续治疗和个体化方案调整有着重要作用。

性激素水平检测

性激素的测定能够提供比较确切的诊疗依据,对于观察卵巢反应、预测妊娠结局等起重要作用。试管助孕过程中,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数值:

FSH(卵泡刺激素):是卵泡发育必不可少的激素,它的生理作用是直接促进卵巢内窦前卵泡及窦状卵泡生长。

E2(雌激素):E2水平与卵泡数及卵泡大小呈正相关。月经期E2水平低,使用促排卵药物后,多个卵泡生长发育,E2水平逐渐上升。此刻,它代表卵巢对控制性促排卵治疗的反应程度。

P(孕酮):在促排过程中,募集的卵泡数量较多,P水平略有升高,子宫内膜可能随之发生改变。若卵泡期P升高过多,则使其种植窗口期提前,因此必要时需抽血查P动态观测P水平。

打夜针

在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,卵泡长到一定阶段,需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/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剂,促进卵母细胞成熟,这是试管婴儿促排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步。

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性激素水平及B超监测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打夜针的时间。因为通常注射针后35-36小时行取卵术,而取卵术在白天进行,从而打针的时间就在晚上了,也就俗称“打夜针”。

养囊

胚胎根据不同发育时期分别称为“卵裂期胚胎”和“囊胚”

卵细胞和精子受精以后受精卵就会开始分裂,逐渐发育形成为胚胎。卵裂期胚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取卵后第3天(D3)胚胎,一般能发育到4-8个细胞。

胚胎继续培养,发育至取卵后第5-6天,这时胚胎内部开始出现含有液体的囊胚腔,这个时期的胚胎就称为囊胚,囊胚移植就是指该阶段的胚胎移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