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公众号

下载app

心衰诱因多,出现这些症状,3个检查尽早做!

文章来源:北京刘家窑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 发布时间:2023-10-12

心力衰竭简称心衰,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(或)舒张功能发生障碍,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,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,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,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。

一、心力衰竭有哪些原因?

1.基本病因

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。

心肌梗死、心肌病、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、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,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,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(或)充盈功能低下。

2.诱发因素

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:

▷感染:如呼吸道感染,风湿活动等。

▷严重心律失常: 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,阵发性心动过速等。

▷心脏负荷加大: 妊娠、分娩、过多过快的输液、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。

▷药物作用: 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。

▷不当活动及情绪: 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。

▷其他疾病: 如肺栓塞、贫血、乳头肌功能不全等。

二、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,心衰!

1.咳嗽

心衰患者在早期常出现咳嗽。一般来说,心衰引起的咳嗽有以下几个特点:

▷频繁的干咳,伴有胸闷气喘;

▷活动或劳累后,咳嗽气喘的症状加重;

▷处于平卧位时症状较重,当变成坐位或立位时症状缓解,并且常在夜间发作。

2.疲乏无力

总是感觉全身乏力,没走多少路就已经疲乏不堪,甚至连话都不愿意说,精力不如以前。

3.食欲不振

右心衰的人全身供血不足,导致胃肠血流量减少,容易腹胀、恶心、呕吐。

4.尿少、浮肿

心功能减退后,心排血量降低,全身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,肾血流不足,导致患者总尿量减少,而夜间尿量相对增多。

由于心衰后还会导致体循环瘀血,所以还会出现双脚、双小腿水肿的症状,而且劳累后会加重。

5.情绪或精神异常

老年心衰患者往往出现此类症状,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、幻觉、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。

三、心衰患者要检查什么?

心力衰竭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、心脏超声的检查以及射血分数检查等。

1.常规的检查:心电图检查、胸片检查、生物标志物检查,心衰的典型心肌标志物是BNP,即B型脑钠肽检查,是很多医院开展的项目。

2.心脏超声的检查:心脏超声检查对于心脏的收缩、舒张功能的评估,都可以有全面的了解。

3.射血分数检查:测量患者的射血分数也就是EF值,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就可以测定EF值的数值,只要EF值低于50%以下,就可以判断有心衰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