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公众号

下载app

皮肤病:不止 “皮肤痒”,这些知识要理清——【银川皮肤病医院|银川军大皮肤病医院】

文章来源:银川军大皮肤医院 发布时间:2025-10-22

皮肤病:不止 “皮肤痒”,这些知识要理清

提到皮肤病,很多人会简单将其归为 “皮肤过敏” 或 “不卫生导致的痒”,甚至觉得只是小毛病,忍忍就好。但实际上,皮肤是人体较大的屏障器官,皮肤病的成因复杂多样,从外界刺激到自身免疫异常都可能引发,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对皮肤状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。

一、先懂基础:皮肤的 “核心功能” 与皮肤病本质


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,承担着多重关键功能:它是身体的 “初道防线”,能阻挡外界细菌、病毒、污染物入侵;能调节体温,通过出汗、散热维持身体恒温;还能感知冷热、疼痛、瘙痒等刺激,同时储存水分和脂肪,保持皮肤弹性与润泽。

而皮肤病,本质上是皮肤的结构或功能因各种因素出现异常,进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总称。皮肤的屏障功能一旦受损,或受到内外因素刺激,就可能引发炎症、瘙痒、皮疹等问题。需要明确的是,多数皮肤病不具备传染性,仅少数由病原体(如真菌、病毒)引起的皮肤病可能通过接触传播,无需对所有皮肤问题都过度恐慌或回避。

二、常见皮肤病类型:不同成因的 “皮肤异常”


根据成因和表现特点,皮肤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常见类型,每种类型的核心特征各不相同:

1. 炎症性皮肤病:免疫反应引发的皮肤不适

这类皮肤病多与皮肤的炎症反应相关,可能由外界刺激、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诱发,常见的有湿疹、皮炎等。

湿疹的典型表现是皮肤出现红斑、丘疹、水疱,伴随明显瘙痒,抓挠后可能出现糜烂、渗出或结痂,且容易反复发作,皮疹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,尤其偏爱手肘内侧、膝盖后侧等皮肤褶皱处。皮炎则常与接触特定物质(如洗涤剂、化妆品、金属饰品)相关,接触部位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、肿胀,瘙痒或灼痛感明显,脱离接触后症状可能逐渐缓解。

这类皮肤病的核心是皮肤屏障受损后,免疫系统启动炎症反应,导致皮肤出现异常表现,而非单纯的 “过敏” 或 “感染”。

2. 感染性皮肤病:病原体引发的皮肤问题

这类皮肤病由细菌、真菌、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,不同病原体导致的症状差异较大:

  • 细菌性皮肤病:常见的有毛囊炎、脓疱疮等。毛囊炎表现为毛囊部位的红色小丘疹,顶部可能出现白色脓疱,伴随轻微疼痛或瘙痒;脓疱疮多发生在儿童身上,皮肤出现水疱,水疱破裂后形成黄色结痂,具有一定传染性。

  • 真菌性皮肤病:如手足癣、体股癣等。手足癣常表现为手脚皮肤出现水疱、脱屑、瘙痒,脚趾或手指间可能出现糜烂;体股癣则在躯干、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环状红斑,边界清晰,中心逐渐消退,边缘有丘疹或鳞屑,瘙痒明显。

  • 病毒性皮肤病:如带状疱疹、寻常疣等。带状疱疹由病毒再激活引起,皮肤出现沿神经分布的水疱,伴随剧烈疼痛;寻常疣则表现为皮肤表面粗糙的疣状赘生物,常见于手指、足底等部位,质地较硬,通常无明显痛感。

3. 色素性皮肤病:皮肤颜色的异常改变

这类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增多或减少,导致局部皮肤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不同:

  • 色素增多类:如黄褐斑、雀斑等。黄褐斑多发生在面部,表现为对称分布的黄褐色斑片,与激素水平、日晒等因素相关;雀斑则是面部、颈部等暴露部位的褐色小斑点,多与遗传和日晒有关,夏季会因紫外线照射而加重。

  • 色素减少类:如白癜风等。表现为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白色斑块,斑块内毛发也可能变白,这是因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功能受损,无法合成黑色素导致的,白斑可逐渐扩大,影响外观,但无明显瘙痒或疼痛。

4. 角化异常性皮肤病:皮肤角质代谢紊乱

这类皮肤病因皮肤角质层代谢异常,导致皮肤表面粗糙、干燥或出现鳞屑:

  • 鱼鳞病:多与遗传相关,皮肤表现为干燥、粗糙,表面覆盖鱼鳞状鳞屑,尤其在四肢、躯干外侧明显,冬季因气候干燥会加重,夏季则有所缓解,通常无明显瘙痒,但会影响皮肤的润泽度。

  • 银屑病: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块,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,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,常见于头皮、四肢伸侧,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,且容易反复发作,病程较长。

三、皮肤病的典型表现:皮肤发出的 “异常信号”


皮肤病的症状多样,但多数会通过皮肤外观、感觉等方面表现出来,以下是常见的典型信号,提示皮肤可能出现异常:

1. 皮疹:直观的皮肤异常

皮疹是皮肤病常见的表现,形态多样,如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脓疱、结节、鳞屑等:

  • 红斑:皮肤局部发红,按压后可能褪色,常见于炎症性皮肤病;

  • 丘疹:皮肤表面隆起的小疙瘩,直径通常小于 1 厘米,颜色可红可白,如湿疹、皮炎中的丘疹;

  • 水疱:含有液体的皮肤隆起,透明或浑浊,常见于病毒感染、接触性皮炎等;

  • 鳞屑:皮肤表面脱落的角质层碎片,如银屑病的银白色鳞屑、鱼鳞病的鱼鳞状鳞屑。

2. 瘙痒:常见的皮肤感觉异常

瘙痒是多数皮肤病都会伴随的症状,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难忍不等:

  • 有的瘙痒是持续性的,如湿疹、荨麻疹;有的则是间歇性的,如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;

  • 瘙痒会让人忍不住抓挠,但抓挠可能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,加重炎症,甚至导致皮肤破损、感染,形成 “瘙痒 - 抓挠 - 加重” 的恶性循环。

3. 皮肤感觉异常:除了痒,还有这些不适

除了瘙痒,部分皮肤病还会伴随其他感觉异常:

  • 疼痛:如带状疱疹的剧烈神经痛、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皮肤疼痛;

  • 灼热感:常见于接触性皮炎、晒伤等,皮肤接触刺激物后出现灼热、刺痛;

  • 干燥、紧绷:如鱼鳞病、皮肤屏障受损时,皮肤缺乏水分和油脂,感觉干燥、紧绷,甚至出现脱屑。

4. 皮肤颜色改变:色素异常的信号

如前所述,色素增多或减少会导致皮肤颜色改变,如黄褐斑的黄褐色斑、白癜风的白色斑块,这些颜色异常通常无明显感觉不适,但会影响外观,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。


皮肤是身体的 “外在镜子”,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态。了解皮肤病的基本知识,读懂皮肤发出的异常信号,才能更好地守护皮肤健康,让这道 “初道防线” 始终保持完整与健康。





免责声明

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

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