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公众号

下载app

胃炎:不止 “胃痛” 那么简单,这些胃部健康知识要了解——【西安治疗胃肠诊所|陕西国医堂未央中医】

文章来源:陕西国医堂 发布时间:2025-10-22
图片

图片


图片
胃炎:不止 “胃痛” 那么简单,这些胃部健康知识要了解
图片

生活中,很多人都有过 “胃痛” 的经历,有人会随口归咎于 “吃错东西”“胃着凉”,忍忍就过去了;也有人觉得胃炎是 “小毛病”,不用在意。

图片
一、胃炎是什么?胃黏膜的 “炎症警报”
图片


要理解胃炎,首先要认识胃的 “保护屏障”—— 胃黏膜。胃黏膜是覆盖在胃内壁的一层薄膜,它不仅能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,帮助消化食物,还能分泌黏液,形成一层 “保护膜”,抵御胃酸、食物刺激和细菌侵袭,保护胃壁组织不受损伤。

而胃炎,简单来说就是胃黏膜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后,发生充血、水肿、糜烂甚至出血的炎症反应。这种炎症可能是暂时的、轻微的,也可能是长期的、反复的,根据发病的急缓,主要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。

需要明确的是,胃炎不是 “偶尔的胃部不适”,而是胃黏膜实实在在的炎症状态。急性胃炎多是突然发生的,症状明显;慢性胃炎则是缓慢起病,症状可能不典型,甚至没有明显不适,但胃黏膜的损伤却在持续,长期下来可能影响胃的正常功能,甚至增加其他胃部问题的风险。

图片
二、胃炎的常见类型:急性与慢性的不同 “表现”
图片


胃炎根据发病速度和病程长短,主要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,两者的病因、症状和影响各不相同:

1. 急性胃炎:突然发作的 “胃部急症”

急性胃炎起病急骤,通常在接触诱发因素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症状,常见的诱因包括暴饮暴食、食用刺激性食物或不洁食物、大量饮酒、服用某些药物等。

急性胃炎的胃黏膜炎症多为浅表性的,主要表现为:

  • 胃部剧烈疼痛:疼痛通常是突发性的,呈烧灼样、胀痛或绞痛,位置多在中上腹,疼痛程度因人而异,严重时可能让人坐立难安;

  • 恶心与呕吐:胃黏膜受刺激后,胃的蠕动功能紊乱,容易出现恶心,甚至呕吐,呕吐物多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,严重时可能呕吐胆汁或少量血液;

  • 食欲减退与腹胀:炎症导致胃的消化功能下降,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变差,不想吃东西,同时可能伴随腹胀、嗳气(打嗝),感觉胃部 “胀得难受”;

  • 其他症状:部分严重的急性胃炎患者,可能会出现发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,若胃黏膜出现糜烂出血,还可能伴随呕血或黑便(粪便呈黑色、柏油样)。

急性胃炎若能及时去除诱因,经过适当护理,胃黏膜通常能较快修复,多数人可在几天内恢复正常,但若诱因持续存在或未得到妥善处理,可能会转为慢性胃炎。

2. 慢性胃炎:缓慢进展的 “隐形损伤”

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,起病隐匿,病程较长,很多人甚至没有明显症状,只是在体检做胃镜时偶然发现。慢性胃炎的病因更为复杂,多与长期的生活习惯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药物刺激等有关。

慢性胃炎的症状通常不典型,且因人而异,常见表现包括:

  • 反复的胃部不适:不像急性胃炎那样剧烈疼痛,多表现为中上腹的隐痛、胀痛或不适感,疼痛没有明显规律,可能在饭后加重,也可能在空腹时出现;

  • 消化不良症状:常伴随食欲减退、餐后腹胀、嗳气、反酸、烧心(胸骨后有烧灼感)等,部分人还会出现恶心、呕吐少量胃内容物的情况;

  • 其他伴随症状:长期慢性胃炎可能影响营养吸收,导致体重轻微下降;若胃黏膜长期少量出血,还可能引起轻微贫血,出现乏力、面色苍白等症状。

慢性胃炎根据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和范围,还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(浅表性胃炎)和萎缩性胃炎:非萎缩性胃炎的炎症仅局限在胃黏膜表层,损伤相对较轻,恢复难度较小;萎缩性胃炎则是胃黏膜不仅炎症,还出现了腺体萎缩,胃黏膜变薄,功能下降,相对更需要关注。

图片
三、胃炎的典型表现:不止 “胃痛”,这些信号也要注意
图片


很多人以为胃炎只有 “胃痛” 这一种表现,其实不然,胃炎的症状复杂多样,除了疼痛,还可能有多种消化不良相关的表现,这些信号都可能是胃黏膜在 “报警”:

1. 疼痛:位置、性质各有不同

疼痛是胃炎常见的症状,但不同类型的胃炎,疼痛表现也不同:急性胃炎的疼痛多为突发性的剧烈疼痛,呈烧灼样或绞痛;慢性胃炎的疼痛则多为隐痛、胀痛,疼痛程度较轻,但反复发作,没有明显规律,可能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出现,也可能在空腹时发作,部分人还会出现 “饿痛”(空腹时疼痛明显,进食后缓解)。

疼痛的位置多集中在中上腹,也就是肚脐上方、胸骨下方的区域,有时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背部或胁肋部,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部位的疼痛。

2. 消化不良:胃功能紊乱的 “信号”

消化不良是胃炎的核心伴随症状,主要包括:

  • 餐后腹胀:吃完东西后,感觉胃部胀得难受,甚至有 “撑得慌” 的感觉,持续时间较长,即使只吃少量食物也会腹胀;

  • 嗳气与反酸:频繁打嗝(嗳气),排出胃内多余气体,有时会伴随酸水反流到食管,出现反酸、烧心的感觉,严重时酸水甚至会反流到咽喉部,引起咽部不适;

  • 食欲减退:对食物没有兴趣,不想吃东西,即使是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,长期下来可能导致体重下降;

  • 恶心与呕吐:胃黏膜炎症刺激胃壁,导致胃蠕动异常,容易出现恶心,严重时可能呕吐,慢性胃炎的呕吐多为少量胃内容物,急性胃炎则可能呕吐频繁。

3. 其他潜在信号:容易被忽视的 “细节”

除了上述明显症状,胃炎还可能出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信号:

  • 黑便:如果胃黏膜出现糜烂出血,少量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,会使粪便颜色变黑,呈柏油样(发亮、黏稠),这是胃出血的重要信号,需要警惕;

  • 口臭:胃黏膜炎症可能导致胃内食物消化不全,产生异味气体,通过口腔排出,形成口臭,这种口臭即使刷牙也难以缓解;

  • 乏力与贫血:长期慢性胃炎影响营养吸收,或胃黏膜少量持续出血,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,出现乏力、头晕、面色苍白、指甲变脆等症状。


   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,承担着消化食物、吸收营养的重要功能,呵护胃健康,就是呵护全身健康。了解胃炎的基本知识,读懂胃部发出的信号,不忽视、不恐慌,才能让胃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。



    免责声明

    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

    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
    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