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医互联网医院

在线咨询
汉医互联网医院

中医把脉能看出什么病来 ——【天津中医医院|汉医互联网医院】

健康科普
科普资讯
中医把脉(又称切脉)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,有助于诊断多种疾病。以下是一些中医把脉可能看出的情况:

一、判断疾病的性质

  1. 寒证与热证:
    • 寒证:脉象多为沉紧或迟脉。沉紧脉主里寒证,患者可能有怕冷、四肢不温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迟脉主寒证,脉搏跳动缓慢,患者可能有畏寒、肢冷、疼痛等表现。

    • 热证:脉象多为洪数或滑数脉。洪数脉主实热证,脉搏宏大有力且快,患者常有高热、口渴、多汗、烦躁等症状。滑数脉主痰热、湿热等,患者可能有发热、咳嗽痰多、胸闷、小便黄赤等表现。

  2. 虚证与实证:
    • 虚证:脉象多为细弱或虚脉。细脉主气血两虚,脉搏如线般细弱,患者可能有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、气短等症状。弱脉主阳气虚衰,脉搏沉细无力,患者常感畏寒、肢冷、乏力等。虚脉主虚证,脉象软弱无力,患者身体虚弱,可能有多种虚损症状。

    • 实证:脉象多为弦滑或实脉。弦脉主肝胆病、疼痛等实证,脉搏挺直而长,如按琴弦。滑脉主痰饮、食滞、实热等,脉搏流利圆滑,如珠走盘。实脉主实证,脉搏充实有力,患者可能有高热、便秘、腹胀等症状。


二、判断脏腑病变

  1. 心脏病变:
    • 脉象异常可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。例如,脉结代(脉搏跳动不规律,时有间歇)多提示心脏气血不足或有瘀阻,患者可能有心悸、胸闷、气短等症状,常见于冠心病、心律失常等疾病。

    • 脉细数(脉搏细而快)可能提示心阴不足,患者可能有心烦、失眠、盗汗等症状,常见于心阴虚证。

  2. 肝脏病变:
    • 弦脉多主肝病。肝气郁结时,脉象多为弦紧,患者可能有胸闷、胁痛、情绪抑郁等症状。肝阳上亢时,脉象多为弦数有力,患者可能有头晕、头痛、目赤等症状。

    • 脉象弦细可能提示肝血不足,患者可能有视力减退、肢体麻木、月经量少等症状。

  3. 脾脏病变:
    • 脾主运化,脉象濡弱(脉搏柔软无力)多提示脾虚湿困,患者可能有食欲不振、腹胀、便溏、肢体困重等症状。

    • 脉缓弱(脉搏缓慢而弱)可能提示脾气虚弱,患者可能有乏力、气短、面色萎黄等症状。

  4. 肺脏病变:
    • 浮脉主表证,若外感风寒或风热,脉象多为浮紧或浮数,患者可能有咳嗽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状。

    • 肺阴虚时,脉象多为细数,患者可能有干咳、少痰、咽干、潮热盗汗等症状。

  5. 肾脏病变:
    • 沉脉主里证,肾阳虚时,脉象多为沉迟无力,患者可能有畏寒、肢冷、腰膝酸软、小便清长等症状。

    • 肾阴虚时,脉象多为细数,患者可能有头晕、耳鸣、腰膝酸软、潮热盗汗等症状。


三、判断气血津液病变

  1. 气血不足:脉象多为细弱或虚脉,患者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、气短、月经量少等。

  2. 气滞血瘀:脉象多为涩脉,脉搏不流畅,如轻刀刮竹。患者可能有疼痛、肿块、面色晦暗、口唇青紫等症状。

  3. 津液亏损:脉象多为细数或洪大无力。患者可能有口干、口渴、皮肤干燥、小便短少等症状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中医把脉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,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疾病的依据。中医诊断疾病通常需要结合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,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,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。





免责声明

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



发布时间:2024-09-14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18388/sciNews/6380.html

汉医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
相关阅读 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