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山附大医院精神心理科

在线咨询
唐山附大医院精神心理科

什么是癔症 ——【唐山精神科医院|唐山唐诚医院精神心理科】

健康科普
癔症,又称分离(转换)障碍,是一类由精神因素,如重大生活事件、内心冲突、情绪激动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。

一、主要症状表现

  1. 分离症状
    • 意识障碍:表现为意识范围狭窄,以朦胧状态或昏睡较多见。意识范围缩小,患者的注意力和意识清晰度下降,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模糊。在朦胧状态下,患者可能会做出一些无目的的行为,事后不能全部回忆。例如,患者可能在意识朦胧状态下四处走动,但对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缺乏清晰的认识。

    • 情感爆发:常在精神刺激后突然发作,表现为哭笑无常、捶胸顿足、呼天抢地等。患者的情绪表达非常强烈,且往往与实际情况不成比例。比如,在听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坏消息后,患者可能会出现极度的悲伤和愤怒,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。

    • 癔症性遗忘:对自己经历过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。患者可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、家庭住址、重要的人际关系等。这种遗忘通常是选择性的,即只忘记特定的事件或时间段,而其他记忆则相对完整。

  2. 转换症状
    • 运动障碍:可表现为肢体瘫痪、抽搐、震颤等。肢体瘫痪可以是单瘫、偏瘫或截瘫,但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的病变不同,其瘫痪的肢体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,如肌肉萎缩、腱反射消失等。抽搐发作时,患者的动作通常比较夸张,没有规律,且意识清楚或部分清楚。震颤可以是全身性的或局部的,幅度和频率不一。

    • 感觉障碍:包括感觉过敏、感觉减退或缺失、特殊感觉障碍等。感觉过敏表现为对轻微的刺激产生强烈的反应,如对触摸、疼痛等感觉过度敏感。感觉减退或缺失则是对某些感觉刺激全部没有反应,如对温度、触觉等感觉丧失。特殊感觉障碍可以表现为视觉、听觉、嗅觉等方面的异常,如失明、失聪、嗅觉丧失等。


二、发病原因

  1. 心理因素
    • 应激事件:如重大生活事件、心理创伤、人际关系冲突等。例如,亲人的突然离世、遭受严重的身体或性虐待、在工作或学习中遭遇重大挫折等,都可能引发癔症。这些应激事件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,如恐惧、愤怒、悲伤等,从而导致心理冲突和防御机制的启动。

    • 内心冲突:患者内心存在未解决的矛盾和冲突,如道德观念与本能欲望的冲突、情感压抑等。当这些冲突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时,可能会通过癔症的症状表现出来。例如,一个人对自己的性欲望感到羞耻和内疚,但又无法压抑这种欲望,可能会出现癔症性的躯体症状来转移内心的冲突。

    • 暗示性:患者具有较高的暗示性,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语、行为或环境的暗示而产生症状。暗示可以来自他人,也可以来自自己。例如,在看到别人出现某种症状后,患者可能会因为暗示而出现类似的症状;或者患者自己认为自己患有某种疾病,通过自我暗示也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。

  2. 性格特点
    • 情感丰富:患者通常情感丰富,情绪反应强烈,容易波动。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比较深刻,情绪表达也比较夸张。例如,在看电影或听故事时,可能会因为情节的感动而泪流满面或兴奋不已。

    • 自我中心: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,比较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相对较少关注。在人际交往中,可能会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和索取性,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照顾。

    • 幻想性:富有幻想,想象力丰富。他们可能会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,对现实的认知和判断有时会出现偏差。例如,患者可能会幻想自己是某个重要人物或拥有特殊的能力,从而产生不切实际的行为和想法。




总之,癔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,其症状表现多样,发病原因涉及心理、性格等多个方面。治疗癔症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同时,患者的家人和社会也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,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。





免责声明

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



发布时间:2024-09-29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tstcyyjsxlk10/speNews/6618.html

唐山附大医院精神心理科在线咨询
相关阅读 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