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肚子又发烧?这几种肠道细菌在 “搞事”,预防要做好——【沈阳胃肠医院|沈阳虹桥中医院】
吃了顿外卖、喝了口生水,突然又拉又烧,浑身没力气 —— 很多人以为是 “吃坏肚子”,却不知道可能是肠道细菌在作祟。夏秋季是肠道细菌感染高发期,了解常见致病菌、做好预防,才能少遭罪。

1. 沙门氏菌:藏在生肉、不洁蔬果里
沙门氏菌常污染未煮熟的鸡肉、鸡蛋,或被污染的生菜、西瓜等。感染后 6-72 小时发病,除了频繁腹泻(多为水样便)、发烧(38℃-39℃),还可能伴随腹痛、恶心呕吐,儿童和老人症状更明显,若脱水不及时处理,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。
2. 致病性大肠杆菌:偏爱生冷食物
生鱼片、未煮熟的火锅食材、隔夜凉菜,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 “温床”。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,部分人会发烧、腹痛,严重时可能出现黏液便,免疫力弱的人群(如婴幼儿)可能因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。
3. 副溶血性弧菌:海鲜里的 “隐形杀手”
吃了不新鲜的虾、蟹、贝类(尤其是生食或未煮熟的),容易感染副溶血性弧菌。感染后 10 小时左右发病,除了拉肚子(可能带血或黏液)、发烧,还会有剧烈腹痛,让人坐立难安,病程通常持续 3-5 天。
4. 李斯特菌:低温也无法阻挡的 “顽固分子”
李斯特菌生命力顽强,即使在冷藏环境下也能生长繁殖,常藏身于冷藏肉类、未杀菌的乳制品(如生牛奶、软奶酪)、即食沙拉中。感染后症状潜伏期较长,一般为 3 - 70 天,发病时除了出现腹泻、发热,还可能引发头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。孕妇更要注意这种细菌。

及时补水防脱水:拉肚子发烧易导致水分流失,可喝温开水或淡盐水(每 500ml 水加 1-2 克盐),避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(可能加重腹泻);若出现口干、尿少、头晕,需及时就医补液。
谨慎用药不盲目:不要自行吃止泻药(可能让细菌毒素留在体内),发烧超过 38.5℃可遵医嘱用退烧药;若腹泻次数多、伴随脓血便,需就医做粪便检查,明确致病菌后对症治疗。
饮食清淡助恢复:发病期间吃小米粥、面条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油腻、辛辣、生冷食物,减轻肠道负担,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。

生熟分开:处理生肉、海鲜的刀具、菜板,要与切熟食、蔬果的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;
一定要煮熟:肉类、鸡蛋、海鲜要煮熟(鸡肉中心温度达 74℃以上,鸡蛋蛋黄凝固),不喝生水,凉菜做好后及时冷藏,隔夜凉菜加热后再吃;
饭前便后洗手: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,揉搓时间不少于 20 秒,尤其处理食材前、上厕所后;
注意食材新鲜:买海鲜、肉类选新鲜的,不吃变质、有异味的食物,冰箱里的剩菜存放不超过 24 小时。
拉肚子发烧不是小毛病,若忽视可能拖成重症。尤其夏秋季,做好饮食卫生、牢记预防要点,才能让肠道避免细菌 “侵袭”,守护肠胃健康。
免责声明: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,不做任何医疗诊断,就医优先,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!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发布时间:2025-09-08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syhqzyyy18252/speNews/176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