癫痫的症状及表现:神经系统的 “异常放电” 信号——【广州癫痫医院|广州附医华南医院】



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,其症状表现复杂多样,常常突然发作,让人难以预料。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,还可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或恐慌。了解癫痫的症状及表现,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这种疾病,为患者提供更恰当的应对和支持。

全身性发作是癫痫中较为典型的一种,发作时患者全身都会受到影响,仿佛身体突然 “失控”。
强直 - 阵挛发作是大家相对熟悉的一种,发作前可能没有任何预兆,也可能有短暂的感觉异常(如头晕、胃部不适)。发作开始时,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,摔倒在地,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,身体僵硬,头向后仰,双眼上翻或凝视,牙关紧闭,可能会咬伤舌头;随后进入阵挛期,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抽搐、抖动,四肢剧烈屈伸,呼吸变得不规则,可能伴有口吐白沫或发出异常叫声;发作后期,抽搐逐渐停止,患者陷入昏睡状态,醒来后对发作过程全没有记忆,只感到头痛、全身酸痛、疲惫不堪。
失神发作则更多见于儿童,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,但持续时间很短(通常几秒到几十秒)。发作时,患者可能正在进行的动作(如吃饭、写字、说话)突然中断,眼神发呆,凝视前方,对周围的呼唤没有反应,手中的物品可能掉落;发作结束后,患者会立刻恢复正常的活动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,自己也不知道刚才的短暂 “空白”。
肌阵挛发作表现为突然、快速、短暂的肌肉收缩,可能累及全身,也可能只影响局部(如面部、上肢),看起来就像突然的抖动或抽搐,比如手中的杯子突然掉落、身体猛地一晃,发作时意识通常清楚,多在清晨或刚入睡时出现。

部分性发作仅涉及大脑的某一区域,症状主要表现在身体的局部,患者可能意识清楚,也可能意识模糊。
简单部分性发作时,患者意识保持清醒,能感知到自己的异常。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的不自主运动,如面部肌肉抽搐、嘴角抽动、手指或脚趾节律性抖动,甚至可能从局部扩散到全身(称为 “杰克逊发作”);感觉性发作则表现为局部的感觉异常,如面部、肢体的麻木感、针刺感、蚁走感,或出现异常的视觉(如闪光、亮点)、听觉(如嗡嗡声、铃声)、嗅觉(如特殊的臭味)、味觉(如金属味)体验;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异常,如面色苍白、出汗、心跳加快、腹痛、恶心等。
复杂部分性发作时,患者的意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,可能处于朦胧状态,对外界的反应迟钝或错误。发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无目的的动作(称为 “自动症”),如反复咀嚼、吞咽、咂嘴,或无意识地走来走去、解开衣扣、重复说话等,这些动作缺乏逻辑性,患者事后全无法回忆;发作前可能有先兆(如恐惧、幻觉、腹部不适),发作持续时间通常比失神发作长。

有些患者在发作前会出现先兆症状,就像身体发出的 “预警信号”。这些先兆因人而异,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感觉(如头晕、视物模糊、耳鸣、闻到奇怪的气味),也可能是一种情绪体验(如突然的恐惧、焦虑、喜悦或似曾相识感),还可能是腹部不适、肢体麻木等。先兆出现后,患者可能意识到即将发作,有短暂的时间做简单的准备(如躺倒在地,避免摔倒受伤)。
发作结束后,患者往往会经历一段恢复期,表现因发作类型和持续时间而异。全身性发作后,患者多会陷入昏睡,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,醒来后感到头痛、乏力、肌肉酸痛,对发作过程全失忆;部分性发作后,患者可能意识逐渐清醒,但仍有短暂的头晕、困惑或局部肌肉无力;有些患者在恢复期还会出现情绪波动,如烦躁、易怒、悲伤等。

儿童癫痫有一些特殊的表现,与成人有所不同。除了失神发作,还可能出现婴儿痉挛症,多在婴儿期发病,表现为突然的点头、弯腰、四肢屈曲,像 “拥抱” 一样的动作,常成串发作,伴有智力发育迟缓;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痫则与年龄相关,发作多在睡眠中,表现为面部或肢体的抽搐,青春期后可能自行缓解。
老年人癫痫的发作原因和表现也有其特点,多与脑血管疾病、脑肿瘤等有关,部分性发作较为常见,可能表现为肢体麻木、无力或意识模糊,由于老年人反应较慢,发作时的症状可能不典型,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(如脑血管意外)。
此外,还有一些与特定条件相关的癫痫,如反射性癫痫,仅在特定刺激下才会发作,这些刺激可能是视觉(如闪光、看电视、玩电子游戏)、听觉(如特定的声音、音乐)、触觉(如触摸身体某一部位)或精神活动(如计算、下棋),去除刺激后发作通常会停止。

癫痫发作显著的特点是突然性和不确定性,它可能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发生 —— 无论是吃饭、走路、工作还是睡眠中,都可能毫无预兆地发作,这种不可预测性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,让他们时刻处于对发作的担忧中。
发作还具有反复性,一次发作可能只是偶然,但癫痫患者的发作往往会反复出现,间隔时间长短不一,有的几天发作一次,有的几个月发作一次,还有的一天发作多次。反复的发作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,也让周围的人逐渐适应并学会应对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患者的发作表现可能差异很大,即使是同一患者,每次发作的症状也可能不全相同,这种多样性使得癫痫的识别并不总是那么容易,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。

生活中有些情况可能看起来像癫痫发作,但实际上并非癫痫,需要加以区分,避免混淆。
晕厥(俗称 “晕倒”)是常见的类似情况,多由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引起,发作前常有明显诱因(如站立过久、情绪激动、疼痛、饥饿),发作时面色苍白、出冷汗,意识丧失时间较短,平卧后很快恢复,很少出现全身抽搐,与癫痫的强直 - 阵挛发作有明显不同。
低血糖也可能导致意识障碍或抽搐,多发生在饥饿、未按时进食时,伴有心慌、手抖、出汗等低血糖症状,补充糖分后症状迅速缓解,与癫痫发作的 “无诱因” 特点不同。
癔症性发作(属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发作)多在情绪激动或受到暗示时出现,发作时动作夸张、杂乱无章,意识不全丧失,对周围的反应存在,发作持续时间较长,可因他人的语言或动作而改变,与癫痫发作的刻板性、短暂性不同。
癫痫的症状及表现如同神经系统的 “异常放电” 信号,复杂而多样,既可能是全身的剧烈反应,也可能是局部的细微变化。了解这些表现,不是为了给患者 “贴标签”,而是为了减少误解和恐惧,当身边出现癫痫发作时,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(如保持患者周围安稳、避免强行约束、侧卧位防止窒息等)。记住,癫痫只是一种疾病,理解和接纳,比恐慌和回避更有意义。
免责声明 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 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 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发布时间:2025-08-04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gznbsyy17928/sciNews/163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