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介入栓塞
肿瘤血管介入栓塞,也被称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,是一种治疗肿瘤特别是不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。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微创方式,利用导管将栓塞剂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,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,从而达到缩小肿瘤体积、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。
一、定义与原理
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是指使用导管将栓塞剂(如明胶海绵颗粒、栓塞颗粒、碘化油、无水酒精等)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,通过阻断肿瘤的主要血液来源,使肿瘤组织因缺血而坏死,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。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疗效确切等优点。
二、操作步骤
动脉穿刺:通常选择股动脉作为穿刺点,使用动脉穿刺针进行穿刺,并将导丝沿穿刺针头经股动脉慢慢向上插入。
导管置入:在X线显示器监控下,将导丝送入肿瘤的供血动脉。
栓塞剂注入:通过导丝内的导管,将栓塞剂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,进行栓塞治疗。
三、适应症与范围
肿瘤血管介入栓塞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,如肝癌、肺癌、肾癌等。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,或者肿瘤切除术后需要预防复发的患者,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。
四、治疗优势
创伤小:相比外科手术,肿瘤血管介入栓塞的创伤非常小,患者恢复快。
疗效确切: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,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,延缓病情发展。
适用范围广: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,且对于不同部位的肿瘤均可采用此方法。
五、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
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手术后,患者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。一般来说,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好且术后护理得当,一个月左右即可恢复。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并注意饮食清淡,多摄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。
肿瘤血管介入栓塞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式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疗效确切等优点。然而,患者在进行此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其适应症、禁忌症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。同时,术后也需做好护理工作以促进恢复。
发布时间:2024-07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