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,主要病变在气管、支气管、肺部及胸腔,病变轻者多咳嗽、胸痛、呼吸受影响,重者呼吸困难、缺氧,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。在城市中,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占据了第三位,而在农村则是首位。
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分类包括哮喘病、气管炎、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肺心病以及肺结核等。引起以上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、酸性体质、感染、大气污染等。
哮喘,即支气管哮喘,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,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。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、气急、胸闷或咳嗽等症状,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。 据估计,目前全球至少有3亿以上哮喘患者,其中70%都为过敏性哮喘,我国的哮喘患者超过3000万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哮喘不是什么严重致死性疾病,但是目前尚无特 效的治疗办法,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,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。 气管炎是指由生物或理化刺激等致病因素引起的器官-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,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,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、咳痰等,秋冬季易发。 急性支气管炎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高,常发生于寒冬季节、气温突然变冷或呼吸道病毒易于传播的时候。慢性支气管炎则是一种常见、多发病,随着年龄的正常患病率增高,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%。 慢性阻塞性肺炎又称阻塞性肺气肿,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(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、肺泡管、肺泡囊和肺泡)膨胀,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。 近数十年来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显著增高,这是由于大气污染、吸烟和肺部慢性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,进一步演变为本病。全球目前有6亿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8.2%,所以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是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。 肺源性心脏病(简称肺心病)主要是由于支气管-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,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。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、多发病,平均患病率为0.48%,病死率为15%左右。据统计,全国大约有800万人患此病,该病与吸烟密切相关,但约有30%的患者为非吸烟人群,且多见为农村女性。 肺结核也称“肺痨”,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可侵及许多脏器,以肺部结核感染为常见。 在我国,肺结核属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,而在传染类疾病中,肺结核的发病和死亡数均排在第二位。据统计,全球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约为17亿,新发结核病病例为1000万。这意味着,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为结核分支杆菌潜伏患者,每10万人中就有133人为新发结核病患者。
香烟中含有尼古丁、焦油等有毒物质,而酒中含有乙醇,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有可能会对咽喉部位黏膜造成损伤,从而引起上呼吸道不适的症状发生,所以通过戒烟戒酒的方式,可有效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预防。 部分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因素有关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规范佩戴口罩,与陌生人群保持一米以上的安 全距离。可有效防止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的情况发生,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也有作用。 如果生活或工作的区域污染较为严重或经常吸入重金属、粉尘等有害物质,也有可能会对人体的肺部造成实质性损伤,导致呼吸系统发病的概率上升,所以及时脱离污染环境对于某些疾病的预防也有帮助。免责声明
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发布时间:2024-09-05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bjrhzyy209/sciNews/59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