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环和合妇儿医院

在线咨询
玉环和合妇儿医院

阴道疾病:别让 “私密不适” 打乱生活节奏——【玉环妇科医院|玉环和合妇儿医院】

图片
今日科普

阴道疾病:别让 “私密不适” 打乱生活节奏

阴道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连接外界与子宫的通道,既承担着排出经血、分娩胎儿的功能,也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。它就像一个 “敏感的小环境”,依赖着独特的菌群平衡和黏膜屏障维持健康,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,瘙痒、异味、分泌物异常等不适就会随之而来。很多女性面对阴道不适时,会因 “难以启齿” 而默默忍受,却不知及时了解阴道疾病知识、做好日常防护,才能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反复困扰的麻烦。

01
阴道的生理特性与自我保护机制


要理解阴道疾病,首先要认识阴道的 “特殊属性”—— 它并非无菌环境,而是一个由多种微生物共同构成的 “微生态系统”,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乳酸杆菌,正是这些有益菌为阴道筑起了天然的保护屏障。

乳酸杆菌能分解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糖原,产生乳酸,使阴道内维持在 pH 值 3.8-4.5 的酸性环境。这种酸性环境能有效抑制有害菌(如细菌、真菌、滴虫等)的生长繁殖,就像给阴道穿上了一层 “防护衣”。同时,阴道黏膜本身具有紧密的细胞结构,能阻挡病原体入侵,黏膜分泌的黏液还能黏附并排出部分病原体,进一步增强防御能力。

正常情况下,阴道的微生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,即使有少量有害菌存在,也会被乳酸杆菌和黏膜屏障抑制,不会引发疾病。但当这种平衡被破坏 —— 比如乳酸杆菌减少、酸性环境改变、黏膜受损时,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,进而引发各种阴道疾病。

02
常见的阴道疾病类型


阴道疾病的发生多与微生态失衡或病原体感染相关,不同类型的疾病表现各有特点,以下几类常见:

细菌性阴道病

细菌性阴道病并非由单一细菌引起,而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、有害菌(如加德纳菌、厌氧菌等)大量繁殖导致的疾病。它的典型表现是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,颜色呈灰白色或淡黄色,质地稀薄,伴有特殊的 “鱼腥味”,尤其在性生活后或月经后,异味会更明显。与其他阴道疾病相比,细菌性阴道病的瘙痒、灼热感相对较轻,部分人甚至没有明显不适,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。

这种疾病的发生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、酸性环境被破坏密切相关,常见于频繁冲洗阴道、性生活频繁、使用抗生素等情况,这些因素都会打乱阴道的菌群平衡,给有害菌繁殖创造机会。

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(曾称霉菌性阴道炎)

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(一种真菌)过度繁殖引起的,其中常见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。它的典型症状非常明显:剧烈的外阴及阴道瘙痒,尤其在夜间会加重,严重时会影响睡眠;阴道分泌物呈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状,质地黏稠,有时会附着在阴道壁上,不易擦去;部分人还会伴有外阴红肿、灼热感,排尿或性生活时疼痛明显。

假丝酵母菌其实是阴道内的正常寄生菌之一,平时数量极少,不会引发症状。但当阴道环境发生改变 —— 比如妊娠期雌激素升高、长期使用抗生素抑制乳酸杆菌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(阴道糖原增多)、穿紧身不透气内裤导致局部潮湿闷热时,假丝酵母菌就会大量繁殖,引发炎症。

滴虫性阴道炎

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(一种单细胞原虫)感染引起,具有传染性,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,也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毛巾、浴盆、内裤、马桶等间接传播。它的主要表现是阴道分泌物显著增多,颜色呈黄绿色,质地稀薄、泡沫状,伴有明显的臭味;外阴及阴道瘙痒、灼热感明显,部分人会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,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。

阴道毛滴虫适宜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生存,它会消耗阴道内的糖原,破坏乳酸杆菌形成的酸性环境,进一步加重菌群失调,同时还会损伤阴道黏膜,导致黏膜充血、水肿,甚至出现点状出血。

萎缩性阴道炎(老年性阴道炎)

萎缩性阴道炎主要发生在绝经后的女性,也可见于卵巢功能早衰、长期服用抗雌激素药物的人群。它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密切相关:雌激素减少会导致阴道黏膜变薄、弹性降低,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,乳酸杆菌数量随之减少,阴道内 pH 值升高,酸性环境被破坏,抵抗力大幅下降,容易受到细菌感染。

萎缩性阴道炎的症状包括:阴道分泌物增多,颜色多为淡黄色,质地稀薄,严重时可能呈脓性,伴有异味;外阴及阴道干燥、瘙痒、灼热感,性生活时会出现疼痛,甚至导致性交困难;部分人可能出现阴道黏膜充血、点状出血,偶尔有少量阴道出血。

03
阴道疾病的可能诱发因素


阴道疾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,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、打破阴道微生态平衡的结果,了解这些诱因,能帮助我们针对性预防:

破坏阴道菌群平衡的因素

频繁冲洗阴道内部是常见的诱因之一。很多女性认为 “清洁越全面越健康”,会使用洗液或清水频繁冲洗阴道深处,殊不知这种行为会直接冲走阴道内的乳酸杆菌,破坏酸性环境,让有害菌有机可乘。阴道具有自我清洁能力,无需额外冲洗内部,过度清洁反而会 “好心办坏事”。

长期或滥用抗生素也会打乱菌群平衡。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,也会抑制甚至杀死有益的乳酸杆菌,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,增加真菌(如假丝酵母菌)感染的风险。比如因感冒、肺炎等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,就可能诱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。

性生活相关因素也会影响菌群。性生活过于频繁、多个性伴侣,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概率,同时也可能破坏阴道黏膜,减少乳酸杆菌数量;性生活时若不注意卫生,男性生殖器携带的细菌、滴虫等病原体可能进入阴道,引发感染。

改变阴道环境的因素

激素水平波动对阴道环境影响显著。妊娠期、哺乳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,会使阴道糖原增多,可能增加假丝酵母菌感染风险;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下降,会导致阴道黏膜萎缩、酸性环境破坏,易患萎缩性阴道炎;长期服用避孕药(含雌激素)或抗雌激素药物,也会通过改变激素水平影响阴道环境。

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阴道内糖原含量会升高,为假丝酵母菌等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,容易诱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,且这类患者的感染往往更容易反复。

不良穿着习惯会导致局部环境恶化。长期穿紧身、不透气的化纤内裤,会使外阴及阴道局部温度升高、湿度增加,形成潮湿闷热的环境,非常适合真菌、细菌繁殖;内裤与袜子、外衣混洗,或晾晒在阴暗潮湿处,容易沾染病原体,引发交叉感染。

降低身体抵抗力的因素

免疫力下降是阴道疾病的 “催化剂”。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精神压力大,会使身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,无法有效抑制阴道内有害菌的繁殖;患有慢性疾病、接受化疗、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,免疫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,也更容易发生阴道感染,且疾病恢复较慢。

忽视个人卫生或卫生过度都可能降低抵抗力。不勤换内裤、不清洗外阴,会导致病原体在阴道周围积聚;而过度清洁(如频繁使用刺激性洗液)会破坏黏膜屏障,两者都会增加感染风险。




免责声明

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

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

发布时间:2025-09-19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19919/speNews/17955.html

玉环和合妇儿医院在线咨询
相关阅读 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