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疮:不止 “肛门不适”,这些知识要理清——【襄阳肛肠医院|襄阳东大肛肠医院】
提到痔疮,很多人会因涉及隐私而不愿多谈,甚至将其与 “不卫生”“饮食辛辣” 直接划等号,导致出现不适时选择默默忍受。但实际上,痔疮是人体肛肠部位常见的良性问题,与肛门周围的血管、组织状态密切相关,很多人都可能遇到。
一、先懂基础:痔疮的 “核心本质”
要理解痔疮,首先需要知道肛门周围的生理结构 —— 肛门周围布满了丰富的静脉血管,这些血管形成了特殊的静脉丛,起到缓冲排便压力、保护肛门的作用。而痔疮的核心问题,就是这些静脉丛因各种因素出现扩张、迂曲、充血,形成的柔软团块,并非 “炎症” 或 “感染” 导致。
需要明确的是,痔疮并非 “严重疾病”,而是一种生理结构的异常改变,就像腿部的静脉曲张一样,本质是血管形态的变化。它的出现与肛门部位的压力、血液循环状态密切相关,且根据团块的位置不同,表现也有所差异,并非所有痔疮都会引发明显不适。
二、痔疮的常见类型:不同位置的 “血管异常”
根据痔疮团块所在的位置,主要分为三类,每种类型的核心特征和表现各不相同:
1. 内痔:肛门内的静脉丛异常
内痔的团块位于肛门内部,表面覆盖着黏膜,通常从外部无法直接看到或摸到。这类痔疮的典型表现与排便相关:排便时可能会因粪便挤压导致团块脱出肛门外,轻者便后可自行缩回,重者可能需要用手推回;同时可能伴随排便时的出血,血液多为鲜红色,可能只是擦拭时手纸上有血,也可能是滴血,或呈喷射状,通常不伴随明显疼痛。
2. 外痔:肛门边缘的静脉丛异常
外痔的团块位于肛门边缘,表面覆盖着皮肤,从外部可以直接看到或摸到。它的核心表现是肛门边缘的凸起,质地柔软,可能伴随肛门瘙痒、潮湿感,尤其在出汗多或排便后,不适感会更明显;若外痔发生血栓或炎症,会突然出现肛门边缘的肿痛,凸起的团块可能变硬,疼痛感在坐下、行走时会加重。
3. 混合痔:内外痔的结合
混合痔同时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特点,团块跨越肛门内外,是内痔和外痔相互融合形成的。它的表现也更为综合:既可能出现内痔的出血、脱出症状,也可能伴随外痔的瘙痒、潮湿、肿痛,尤其在病情加重时,脱出的团块可能无法缩回,导致肛门闭合不全,进一步加重潮湿和瘙痒。
三、痔疮的典型表现:身体发出的 “异常信号”
痔疮的症状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,常见的典型表现主要集中在肛门及排便相关的不适上:
1. 排便出血:常见的信号
排便时或便后出现鲜红色血液,是痔疮典型的表现之一。出血形式多样,可能是手纸上带血、粪便表面带血,也可能是滴血,或呈喷射状出血,通常不与粪便混合,且出血后多可自行停止。需要注意的是,鲜红色出血多提示出血点离肛门较近,而痔疮是导致肛门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,但并非单一原因,出现出血时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。
2. 肛门肿块与脱出
- 外痔可直接在肛门边缘摸到柔软的肿块,无明显疼痛或仅轻微不适感; 
- 内痔在排便时可能脱出肛门外,轻者便后自行回纳,重者脱出后无法回纳,需要用手辅助推回,甚至长期脱出在肛门外,导致肛门异物感明显。 
3. 肛门瘙痒与潮湿
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瘙痒感,或感觉潮湿、黏腻,是外痔和混合痔常见的伴随症状。这是因为痔疮导致肛门闭合不全,肠道内的黏液容易渗漏到肛门周围,刺激皮肤引发瘙痒;同时,潮湿的环境也可能滋生细菌,进一步加重不适感。
4. 肛门疼痛与坠胀
- 外痔发生血栓或炎症时,会出现明显的肛门疼痛,疼痛多为持续性,坐下、行走或排便时加重; 
- 部分混合痔或内痔脱出严重时,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,感觉肛门有重物下坠,总想排便却无便意,或排便后坠胀感仍不缓解。 
四、痔疮的可能诱发因素:多与压力和习惯相关
痔疮的发生并非单一原因导致,核心是肛门周围静脉丛的压力增加、血液循环不畅,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:
1. 排便习惯:直接影响肛门压力
- 便秘或腹泻:长期便秘会导致排便时需要过度用力,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,挤压静脉丛引发充血;而长期腹泻会频繁刺激肛门,同时增加排便次数,同样会加重肛门负担; 
- 排便时间过长:长时间蹲在厕所里(如看手机、看书),会导致肛门部位血液循环不畅,静脉丛持续处于充血状态,逐渐形成痔疮; 
- 排便时过度用力:无论是便秘还是正常排便,过度用力都会瞬间增加腹压和肛门压力,损伤静脉丛的弹性,导致血管扩张迂曲。 
2. 饮食与生活习惯:间接影响肛门状态
- 饮食结构不当:长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、油炸油腻食物,或饮水不足、膳食纤维摄入过少,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,引发便秘,间接增加痔疮风险; 
- 长期久坐或久站:久坐会导致肛门部位血液循环受阻,静脉丛淤血;久站则会因重力作用,让肛门周围静脉压力增加,两者都会增加痔疮的发生概率; 
- 缺乏运动:长期缺乏体育锻炼,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,同时全身血液循环不畅,肛门周围静脉丛的淤血状态难以缓解,容易诱发痔疮。 
3. 特殊生理阶段与身体状态
- 妊娠期与产后:女性妊娠期体内激素变化会导致血管扩张,同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和肛门的静脉,阻碍血液循环,导致静脉丛充血;产后排便习惯改变、腹压变化,也会增加痔疮的发生或加重风险; 
- 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增长,人体肛门周围的肌肉、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,静脉丛的支撑力减弱,更容易出现扩张迂曲,因此中老年人痔疮的发生率相对较高; 
- 腹压增加:除了妊娠,长期慢性咳嗽、肥胖、腹腔内有肿块等情况,会导致腹压长期升高,间接压迫肛门静脉,引发痔疮。 
痔疮虽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,但反复的不适会影响生活质量。了解它的基本知识,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,才能以科学、坦然的态度应对,守护肛肠健康,让生活更舒适。
免责声明
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
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发布时间:2025-10-28
 
            
 
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