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|徐州儿科医院|徐州市瑞博医院
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。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各种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增长,加上气温的骤变、人群的交流密集,很容易造成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;因此,我们需要增强春季传染病的自我防控意识。
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
1.流行性感冒
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流感病毒分为(A)甲、(B)乙、(C)丙三型。
传播途径: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,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。
主要症状:发热、全身酸痛、咽痛、咳嗽等,体温可达39-40℃,伴有畏寒的情况,少部分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,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。
易感人群: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,发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,但维持的时间不长,病毒不断发生变异,亦可引起反复感染。
2.新型冠状病毒感染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。
主要症状:以发热、干咳、乏力为主要表现;少数患儿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嗅觉味觉减退、咽痛、结膜炎、肌痛和腹泻等症状。
3.水痘
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在幼儿园和小学较容易发生和流行,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,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。
传播途径: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,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、衣服、玩具 等也可能被传染。
主要症状: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,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,患者可出现头痛、全身不适、发热、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,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,后变为丘疹、再发展为水疱、常伴有瘙痒,1-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,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。皮疹躯干部较多,头面部次之,四肢较少,手掌、足底更少。
4.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。
传播途径: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黏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主要症状:多数患儿首先出现发热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周可泛红),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患儿可因疼痛而“拒食”。少数患儿病情发展较重,可并发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肺炎等。
5.流行性腮腺炎
流行性腮腺炎简称“腮腺炎”,亦称“痄腮”,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冬、春季节容易发生。
传播途径:患儿是传染源,主要通过飞沫传染,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,传染性强。
主要症状:潜伏期14-25天,平均18天左右。大多数起病较急,有发热、头痛、倦怠等全身不适症状,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,局部疼痛、过敏,开口咀嚼时肿胀加剧。并发症有脑膜炎、心肌炎、卵巢炎或睾丸炎等。
6.诺如病毒
诺如病毒感染是其他感染性腹泻中的一类,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近年来,诺如病毒已成为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优势病原体,因其易在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发生,所以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传播途径: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、经食物和经水传播。
主要症状:诺如病毒感染后主要以轻症为主,较常见的症状是腹泻(成人常见)和呕吐(儿童常见)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发热、畏寒、肌肉酸痛等。诺如病毒感染虽为自限性疾病,但少数病例(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)仍会发展成重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该如何预防
1. 预防接种;疫苗接种是比较有效、比较经济的预防措施,除了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无针对性疫苗外,上述传染病均有疫苗可以接种。
2. 关注天气变化;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,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。
3. 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良好习惯;使用肥皂水或洗手液并采用流动水洗手,能够有效防止细菌、病毒的传播和感染,饭前、便后洗手,不吃未洗的瓜果蔬菜,不喝生水。
4. 开窗通风;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,并开窗通风,新鲜的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,阳光中的紫外线也具有杀菌作用。
5. 补充营养;通过进行饮食的调整,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瘦肉、鸡蛋、新鲜蔬水果等食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。
6. 加强锻炼;适当的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同时也要劳逸结合、合理作息,避免熬夜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。
免责声明
1、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;2、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发布时间:2024-07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