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ie-Bamberger综合征
基本信息
Marie-Bamberger综合征基本信息Marie-Bamberger综合征(Marie-Bamberge syndrome)又称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、慢性肺性骨关节病、全身性肥大性骨关节病、继发性肺性骨关节病。该综合征首先由Bamberger(1889)报道,翌年Marie又将已经认为是肢端肥大症的患者,依其具有骨变形改变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,而另命名为肺性增殖性骨关节病,故此综合征而得名。1963年Berman对本综合征的定义,补充了3条必备的主要征象:杵状指;长管状骨骨端骨膜增殖;关节的肿胀、疼痛和压痛。杵状指在慢性肺部疾患中占18%~33%,而在原发性肺癌可达60%。别名:马-班二氏综合征,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,继发性肺性骨关节病,全身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挂号科室:呼吸内科发病部位:全身,关节治疗方法:病因治疗常见症状:杵状指(趾),关节疼痛,关节肿胀治疗周期:1-3年治愈率:45%-65%临床检查:骨与关节MRI,血沉,骨关节及软组织CT
别名: | 马-班二氏综合征,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,继发性肺性骨关节病,全身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| 挂号科室: | 【内科】 |
发病部位: | 全身,关节 | 治疗方法: | 病因治疗 |
常见症状: | 杵状指(趾),关节疼痛,关节肿胀 | 治疗周期: | 1-3年 |
治愈率: | 45%-65% | 临床检查: | 骨与关节MRI,血沉,骨关节及软组织C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