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
基本信息
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基本信息1965年,伊势、太藤首先报道本病,怀疑它是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。1970年,太藤提出新的命名,称之为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。到1981年,日本已报道50例。别名: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挂号科室:皮肤科发病部位:皮肤治疗方法:药物治疗常见症状:脓疱性痤疮,脓疱,鳞屑治疗周期:10--14天治愈率:60--80%临床检查: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,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
别名: | 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 | 挂号科室: | 皮肤性病科 |
发病部位: | 皮肤 | 治疗方法: | 药物治疗 |
常见症状: | 脓疱性痤疮,脓疱,鳞屑 | 治疗周期: | 10--14天 |
治愈率: | 60--80% | 临床检查: |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,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