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慈桦医院

在线咨询
广州慈桦医院

痛经时只暖肚子不够!这3个部位也得“关照”——【广州妇科医院|广州慈桦医院】

每次来月经都疼到冒冷汗、蜷缩在床上,贴暖宝宝、喝红糖水却只能缓解一时——很多女性痛经时只盯着肚子保暖,却忽略了身体其他关键部位。痛经多与子宫受寒、气血不畅有关,想要更有效地缓解不适,除了暖肚子,这几个部位的保暖和护理同样重要。

一、先搞懂:痛经为什么会“缠上”你?

痛经分为“原发性”和“继发性”,多数年轻女性属于原发性痛经,主要是经期子宫内膜释放过多前列腺素,导致子宫强烈收缩、缺血缺氧,引发腹部痉挛性疼痛;而子宫受寒、气血运行不畅会加重这种收缩,让疼痛更明显。此外,长期压力大、作息不规律、爱吃生冷食物,也会诱发或加剧痛经。

二、痛经时,要暖的不止肚子

  • 腰背部:子宫的“支撑区”:腰背部与子宫通过经络相连,经期腰背部受凉会导致气血凝滞,加重子宫收缩。很多人痛经时不仅肚子疼,腰也会酸胀难忍,此时用暖水袋或暖贴敷在腰阳关穴(腰部正中线,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),能疏通气血、缓解腰背酸痛,间接减轻子宫压力。

  • 脚部:气血的“发源地”:“寒从脚下起”,脚部受凉会直接影响全身气血运行,导致子宫供血不足、收缩加剧。经期要穿厚底保暖的鞋子,避免光脚踩凉地;睡前用40℃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,水位没过脚踝,可加入生姜片或艾叶(温和驱寒),泡完及时擦干穿上袜子,让脚部保持温暖。

  • 腹部:核心保暖区,但要“讲究方法”:暖肚子时避免用过热的暖贴直接贴在皮肤上(以防烫伤),可隔着薄衣服敷;除了保暖,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(避开经期量多的前两天),能促进腹部血液循环,缓解子宫痉挛,比单纯保暖更有效。

三、日常做好3件事,减少痛经反复

  1. 避开“寒源”,给子宫“避寒”:经期及经前一周别吃冰淇淋、冰奶茶、生鱼片等生冷食物;少穿露腰、露脐装,空调房里备一件小外套护住腰腹;避免用冷水洗头、洗澡,洗澡尽量选择淋浴且水温不低于38℃。

  2. 温和调理,给气血“加油”:经前3天可喝温热的红枣桂圆茶、生姜红糖水(体质偏热者少放姜),帮助气血运行;平时多吃当归、枸杞、红豆等温补食材,少吃辛辣、油炸食物,避免加重身体炎症。

  3. 适度运动,让气血“动起来”:非经期坚持每天30分钟温和运动,如快走、瑜伽、八段锦,能增强体质、改善盆腔血液循环;经期若疼痛不严重,可缓慢散步10-15分钟,避免久坐不动导致气血淤积。

若痛经持续加重,出现疼痛超过3天、经量异常增多或减少、经期发热等症状,可能是继发性痛经(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等引起),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。痛经的缓解需要“日常养护+经期护理”结合,学会全面保暖、科学调理。

免责声明: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使用,不做任何医疗诊断,就医优先,文章未用于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!

【点击底部-阅读原文-可咨询挂号】

发布时间:2025-10-10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aiguahao.com/20723/speNews/18323.html

广州慈桦医院在线咨询
相关阅读 更多+